專輯摘要投稿截止日期2020年11月30日
專輯論文截稿日期2021年6月30日
服飾對於人類的社會與文化有著重要且不可替代的意義,因為服飾不僅是「反映」或文化的「再現」而已,它通常都會指向一個複雜的脈絡,在這個脈絡中,人的身體、服飾、社會、文化甚至是歷史都相互交織在一起。人並不僅是生物性的個體或物理上的存在,更是一個在社會、文化與宇宙觀層面都有一席之地的存有。
有趣的是,人的複雜性,並不能藉由人的外觀來猜透,反而是要藉由人是怎麼「做人」來理解與界定。如何做一個「人」,或如何做一個「女人」這類看似抽象且不容易理解的人觀,卻是能夠透過服裝來認識的。服飾同時也是社會關係上的媒介,社會集體也運用關係與服裝互為界定。因此,人類學對服裝所可以作的貢獻,不僅在於釐清人類生物性與文化性的相互關係,更重要地是可以從人觀當中看到服裝作為人這種特殊物種在文化創造上的動能。
其次,服飾的變化具體呈現出社會變遷與歷史,地方的服飾變化同時也是面對不同市場與國家體系的結果。此外,服裝所展現集體與個體的傳承與變遷關係,以及文化與技術的挪用與再創造,可以讓我們觀察到地方社會如何透過婚姻與服裝的交換,來重新定義人與物。兩者對於了解社會的再生產都是不可或缺的歷程。
本專輯歡迎下述主題論文進行「人觀、歷史與服飾」的深入探討,例如:服裝在文化創造上的動能、地方社會之中人觀與服飾建構的歷程、服飾與親屬婚姻的扣連,服飾花樣製作傳承與建構地方社會、服飾傳承與歷史變遷、當代服飾再製對歷史想像的社會意涵、全球時尚脈絡下服裝對人觀與的社會再生產等議題。
「人觀、歷史與服飾」專題由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系主任何兆華教授策畫、主編。竭誠歡迎以實證資料探討上述主題的論文。有意投稿者請於2020年11月30日前將論文題目及摘要(300-500 字,中文或英文撰寫均可),email 至 [email protected] 《民俗曲藝》編輯委員會收,編委會將回覆是否合乎專題徵求。投稿信請註明姓名、電子郵件信箱、通訊地址、手機/電話等資訊,以便連絡。「人觀、歷史與服飾」專題論文截稿日期為 2021年 6 月 30 日。論文撰述格式請參見《民俗曲藝》「稿約」、「撰稿體例」, “Submission Guidelines”。
《民俗曲藝》為TSSCI及THCI收錄期刊,並同時獲得EBSCOhost, ProQuest與「國際音樂文獻資料大全」(Répertoire International de Littérature Musicale, RILM) 收錄。《民俗曲藝》由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