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曲藝》由邱坤良先生於一九八○年創刊。我從一九八九年第六十一期起接掌編務。開始就一直有編輯、出版叢書的構想。起先是想把刊在《民俗曲藝》上的文章分類編成論文集出版。但考慮到這樣一稿兩用未必受到讀者的歡迎,就打消了主意,只是近數年在編輯的方針上盡量採用專輯的方式。
一九八八年前後蘭州大學葉開沅教授提議和我合編「中國戲曲史叢書」。我們訂了體例,並且開始約稿。但是後來葉教授轉至多倫多大學任教,當初所約的稿也只有少數能夠使用,這個計畫就停了下來。
自一九九一年七月開始,我接受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的補助,主持「中國地方戲與儀式之研究」計畫,分別在遼寧、山西、安徽、湖南、江西、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進行考察。由於計畫成員的努力,在頭二年就已經獲得豐碩的成果。當初計畫並沒有編列編輯及出版的預算,我於是跟《民俗曲藝》施發行人仲信商量,把計畫成果列於一直構想中的「民俗曲藝叢書」,由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出版。承他一口答應,並且同意編列出版經費。
「民俗曲藝叢書」 的出版計畫經修訂後在八年之內出書八十種。內容可分為五個大類:一、調查報告,二、資料匯編,三、劇本或科儀本(集),四、專書,五、研究論文集。調查報告是基於田野資料所撰述的報告,附有豐富的圖片及儀式表演中所用的文字資料,如科儀本、劇本或唱本、表、文、符、籙、疏、牒等。
資料匯編就特定專題如「貴州儺戲」匯集史料中相關的記載加以整理編排以利學者參考。劇本集校訂各地目連戲、安徽貴池儺戲、貴州安順地戲等儀式劇之劇本並附前言說明各劇本之來源,傳抄過程及演出情形等相關資料。科儀本集係就一特定法事所用之經書依儀式場次編排,並附總論交代道(儺)壇源流,壇班成員,道(儺)壇佈置及法器、法服等資料。專書及論文集就特定主題做深入或廣泛的探討。
張光直先生在《考古學專題六講》第一講「中國古代史在世界史上的重要性」中言道:「研究中國古代史不能不研究世界史,研究世界古代史更不能不研究中國史」(見該書台灣版,台北:稻鄉出版社,一九九○,頁二四),原因是「根據中國上古史,我們可以清楚、有力地揭示人類歷史變遷的新的法則」(同上)。
同樣的,中國民間儀式的研究也可以對世界民間文化或人類學作出貢獻。在此我僅舉儀式面具為例,從Claude Lévi-Strauss的The Way of the Masks(一九八二英譯本;法文本原分兩部分,分別出版於一九七五及一九七九)到Henry Pernet的Ritual Masks(一九九二英譯本;法文本原出版於一九八八)都沒有提到中國的面具,甚至在引用書目中也找不到一篇相關的論文。
但僅就我們計畫的調查所及,從江西萍鄉的儺舞、萬載的跳魈、安徽貴池的儺戲、郎溪的跳五猖、福建邵武的跳番僧和跳八蠻,到廣西柳州的師公戲、四川酉陽的陽戲、雲南小屯的關索戲、昭通的端公戲、貴州德江和岑鞏的儺堂戲及安順的地戲等,各具特色的面具都是儀式表演中不可或缺的成份。而從岩畫及陶石器皿上的幻面看來,中國在新石器時代就可能已有面具的存在。考古發現證明至遲到商周時期銅面具已經廣泛的使用。秦漢以後,雖然實物不再可得,但文獻或圖像記錄得很清楚,面具的使用和儺儀息息相關。這種情形一直延續到現在。以往,由於資料不可得或沒人加以整理,中國儀式面具沒有受到應有的注意。當我們的調查報告出版後,研究世界面具文化的學者就不可能再忽略中國的現象。
除了上述「中國戲曲史叢書」所約的書稿及「中國地方戲與儀式之研究」計畫的成果外,本叢書也包括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和清華大學補助的「梨園戲研究」計畫成果及前者所補助的「目連戲研究」和「中國祭祀儀式與儀式戲劇」兩計畫成果,以及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所補助之“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Chinese Rural Society”(主持人: John Lagerwey)及“Ritual Theatre in China”(主持人: David Holm)兩計畫之成果。我們也歡迎海內外同仁提供有關民俗和戲曲研究的書稿。
在此,我要特別感謝李亦園教授,沒有他不斷的鼓勵和支持,我們不可能獲取目前的成果。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前後董事長施正南先生和施伯南先生及《民俗曲藝》施發行人仲信一直讓我放手去做,並且在經費上給予充分的支援。清華大學也適時的提供新台幣一百二十萬元的補助做為人事及出版經費。立青文教基金會、昆銘建設公司、陳河東先生、翁肇喜先生、華婉文教基金會、新竹區中小企業銀行、吳惠傑先生等補助部分打字及印刷經費,使得本叢書之出版不致中斷,謹在此致謝。計畫助理和《民俗曲藝》的同仁不但認真負責,而且常常提供寶貴的意見。由於他們的協助,計畫成果才得以順利編輯成書。
謹以此叢書紀念施合鄭先生(一九一四-一九九一)對民俗曲藝的關心和貢獻。
總編輯 王秋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