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合鄭(1914-1991)先生生於臺北大稻埕,祖籍福建惠安。父親鄭泮水為修理布袋戲偶的師傅,也是霞海城隍信徒及北管子弟團靈安社的成員。先生從小隨父學習,耳濡目染,於十餘歲時正式加入靈安社,學習小喇叭 [註釋1]。
施合鄭先生於1939年結婚後,奉父之命前往廈門經營西藥生意,並於1941年於廈門創設德和藥房。1944年中日戰爭末期,自廈門搭船到香港,途中遭逢炮彈轟炸,船雖沈了但他卻幸運獲救。施合鄭先生認為是城隍爺及北管祖師爺西秦王爺庇佑所致。1950年,他以卜筶方式獲選為靈安社社長,達成他欲藉服務以報答城隍爺及西秦王爺之心願。同年,施合鄭先生創立英和行股份有限公司,繼續經營西藥生意並代理日本撒隆巴斯。1961年設立久光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撒隆巴斯等產品。施合鄭先生熱心社會公益,積極參與服務,曾任臺北市北區獅子會會長、臺灣省藥劑生公會理事長、臺北市藥劑生公會理事長、臺北市消防協會監事,大量捐款改善消防設備與器材,造福民眾。
施合鄭先生任靈安社社長逾四十年,並兼任臺北市霞海城隍廟祭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帶領靈安社為傳統民間信仰及民俗活動貢獻心力,多次獲得政府的頒獎與表揚。1980年應邱坤良先生之請,成立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自任董事長,繼續致力於民俗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並發行《民俗曲藝》月刊,是當時國內唯一致力於民俗文化報導與研究之刊物。
1987年及1990年,施合鄭先生曾因病住院治療。1991年適逢靈安社一百廿週年慶[註釋2],施合鄭先生親自籌畫慶典相關事宜,中間因病發再度入院,未料在一百廿週年慶前辭世。當時報紙報導:「民間子弟社因經費及人力的考量,經常邀請鄉紳或地方企業家擔任社長,施合鄭雖有此條件,但他從頭到尾都親身參與,是個標準的子弟。……廿多年前文化界沒人知道『施合鄭』,但這位一生都致力民間傳統文化活動的企業家,卻體現了對鄉土、傳統與文化的赤忱。他的過世,或許正如王秋桂所言,代表『一個時代又將過去了』。」[註釋3]
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與《民俗曲藝》
1975年,應中國文化學院(現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中國戲劇組俞大綱(1908-1977)主任之邀,邱坤良先生開始教授「地方戲曲研究」課程,並同時擔任學生社團「地方戲劇研究社」的指導老師。俞大綱先生認為傳統戲曲起源於民間,不斷鼓勵學生到民間劇團做田野考察。為了使學生親身體會民間戲劇活動的本質與社會文化功能,俞大綱先生與邱坤良先生帶領地方戲劇研究社學生赴臺北大稻埕的「靈安社」拜會施合鄭社長,希望靈安社收學生為子弟,傳授北管戲曲。靈安社在1911至1937年間相當活躍,中日戰爭時中止民俗活動,戰後雖然恢復活動,但隨着時代與社會演變,人才逐漸凋零老去。中國文化學院大學生的加入,為靈安社注入新血,也受到施合鄭社長大力支持與資助,以及社員們熱心地教導和照顧。重振旗鼓登臺演出的靈安社受到社會各界好評,學生們也從參與中感受到民間戲曲活動的社會力與重要性。[註釋4]
1979年9月,基於為地方曲藝活動發揮報導與傳播的力量,中國文化學院地方戲劇研究社出版報紙型式的月刊《民俗曲藝》。創刊號〈我們的話〉提到:「……我們不願這些流行長久的傳統曲藝在現實社會灰飛煙滅,…它的文化與娛樂價值仍應隨著人們的生活前進,作為歡娛民間的表演,不單單是存放於博物館的文物資料而已。……」期盼以「這份小型刊物,貢獻給演員朋友,以及所有關心民俗曲藝人士,作為共同研究,討論的園地,希望藉著大家的力量,使民間曲藝呈現新風貌」。
報紙型式的《民俗曲藝》發行11期後,由1980年成立的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接手,在同年11月改版為《民俗曲藝》雜誌。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由靈安社施合鄭社長擔任董事長,邱坤良先生擔任總幹事及總編輯,以有組織的法人機構,持續支持地方戲曲研究社學生至靈安社學習北管,到各地參與演出;舉辦皮影戲藝術研習會、傀儡戲藝術研習會,策劃執行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藝季「民間劇場」活動等;並以《民俗曲藝》雜誌持續報導各地民間曲藝活動,不時刊載學者專家的研究與評論,致力於民俗文化的保存、研究與發揚。
之後,由於邱坤良先生出國深造,靈安社的演出活動也漸漸減少,基金會與《民俗曲藝》的成員亦不時異動。1989年,由基金會創辦時董事兼顧問王秋桂先生出任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總幹事暨《民俗曲藝》總編輯。1990年舉辦基金會及《民俗曲藝》創立十週年研討會,根據李亦園院士會中提出的建議,《民俗曲藝》的研究地域擴展到中國大陸,增加探討宗教、儀式與戲劇的關係,使研究視野拓展為跨領域、跨學科的文化現象研究。《民俗曲藝》亦逐漸從一主要為報導的雜誌轉型為學術期刊。1993年起基金會陸續出版「民俗曲藝叢書」,至今已出版86種專書。這些論著大都是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所補助的研究計畫成果。計畫主持人包括當時任職於國立清華大學的王秋桂教授,法國高等實驗學院勞格文 (John Lagerwey) 教授,澳洲墨爾本大學亞洲研究院賀大衛 (David Holm) 教授。這些計畫成果在國際學界享有盛譽。
九○年代起,王秋桂總幹事因個人研究計畫關係,促成基金會與其他學術機構合辦多場大型學術研討會,擴展基金會與國內外學者專家的交流,也厚實了《民俗曲藝》的稿源與編輯委員人才。自2002年3月起,《民俗曲藝》由雙月刊改為季刊,由不同領域的編輯委員輪流籌畫、主編專題,徵求國內外稿件,並以國際學術期刊標準建立嚴謹的編審流程,在傳統戲曲、曲藝、音樂、民俗、宗教、儀式等領域出版許多具有特色的專輯。2005年起,《民俗曲藝》期刊通過國科會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審查,成為「臺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 (Taiwan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TSSCI)」資料庫收錄期刊;2009年獲得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審查通過,入選為「臺灣人文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THCI Core);同年也獲得「國際音樂文獻資料大全」(Répertoire International de Littérature Musicale, RILM) 收錄;除此之外,也獲得法國第七大學班文干(Jacques Pimpaneau)教授,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亞洲學系榮譽教授歐大年 (Daniel Overmyer) 教授,荷蘭漢學家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教授等國際漢學家的稱讚。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與《民俗曲藝》依然秉持施合鄭先生創立宗旨,持續致力於民俗文化的發揚、保存與研究。
註釋1:靈安社成立於1871年(清同治10年),初期主要由大稻埕聚落各行各業移民組成,配合霞海城隍的祭典籌辦活動。最初只有城隍出巡的陣頭組織,大約在光緒末年時才正式聘請北管師傅來社裏教北管戲曲,開始有北管子弟。約1922至1928年間,頭人(社長)柯金鍊先生聘請日人教授西樂,施合鄭先生即在當時加入學習。靈安社除配合霞海城隍的祭典演出,也會受邀參與其他地方的迎神賽會。參見吳亞梅,〈靈安社一一八年記〉,《民俗曲藝》47:16-35。
註釋2:靈安社一百廿週年年份似乎與創社年份有出入。根據前靈安社社員表示,重大的週年慶時都會慎重地挑選吉日,可能為配合吉日,而不是在實際的週年慶祝。
註釋3:參見紀慧玲報導,〈以曲藝子弟自居 以民俗傳承為樂 施合鄭去世 靈安社唏噓〉,《民生報》,1991年10月9日。
註釋4:關於俞大綱先生、中國文化學院地方戲劇研究社學生與施合鄭先生及靈安社的結緣可參見邱坤良先生三本著作收錄的文章:《民間戲曲散記》(臺北:時報,1979);《野臺高歌》(臺北:皇冠,1980);《現代社會的民俗曲藝》(臺北:遠流,1983)。